破解旅游业之困:旅游业泡沫涌现 切忌盲目扩张

时间:2009-06-22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ready
中国旅游业到底该如何迅速解困?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访了北京多家酒店和旅行社。
  

阴霾,正无情地笼罩在中国旅游行业几乎每一位管理者的心头。旅游产业的行业特性,使得其相比于其他产业更为敏感,经济运行、政治形势、自然灾害等一切“天灾人祸”的蝴蝶效应都在这个脆弱的行业得以放大。

金融风暴来袭,带来的是入境旅游市场容量的锐减,星级酒店尤其是高星级酒店入住率随之暴跌,空置率持续走高。甲型H1N1流感的全球爆发,更是雪上加霜,不仅入境市场再受重创,出境市场也几近停摆,而这一市场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初曾被旅游界视为救命稻草,裁员、轮休成为众多旅行社当前采取的无奈而又必要的举措。尽管国内旅游市场“因祸得福”,但这并不足以驱赶掉当前密布在中国旅游业上空的乌云。

中国旅游业到底该如何迅速解困?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访了北京多家酒店和旅行社。虽然整个旅游界信心依然,但比金融风暴、流感疫情等外部环境更让业界备受煎熬的是,前几年整个行业盲目扩张带来的泡沫逐渐显现,而整个旅游行业在泡沫笼罩下忽略的核心竞争力如产品、服务等细节,则让旅游行业的回春之旅更加举步维艰。

盲目扩张

时间回溯到2007年年初,在北京昌平区的一度假村内,一家民营旅行社的公司年会在这里举行。这一年,这家旅行社刚刚完成了从专业旅游批发商向零售商的转型。“一年前,公司员工只有不到50人,现在已将近200人,销售收入也从2000万翻了几番增长到一个多亿。”在台上,该旅行社总经理时不时以“上市、融资”等辞藻刺激着员工们的神经。

本月,当记者再度见到该旅行社总经理,并就“上市”话题与其交流时,他摆摆手,苦笑一声,“还是歇了吧”!

与这位旅行社总经理怀着同样梦想的人不在少数,以北京市场为例,2006年至2007年,就有包括华远国旅、众信国旅、凯撒国旅、凤凰假期、捷达假期等多家之前以旅游批发为主的民营旅行社强势进军零售市场。零售业务较高的利润率和争夺北京本地市场是这些批发商集体转型的动机,华远国旅相关负责人当时向记者透露,“全国出境人数60%是在北京口岸出境;而在全国出境总人数中,30%都是北京客源”。另据了解,旅游产品零售利润在10%左右,而批发则不足5%,这之间5%的利润差额对于这些民营旅行社的确具备足够的诱惑力。

旅行社业界分析认为,在以批发业务为主营的情形下,旅行社企业的业务构成、人员配置等成本压力,与零售业务的成本构成不可同日而语,比如市场推广费用的猛增、门市部门的成本摊销,增加的诸多环节就迫使旅行社企业不得不靠大幅提升业务量来维持。而一旦遭遇自然灾害、经济环境以及国际局势变动等风吹草动,旅行社经营压力自然倍增。

这一点,经历过2003年非典疫情打击的凤凰假期总裁谢立新颇有感触,“那时候,几个人便关张大吉,正好可以调整休息一段”。而现在,业务量已经跌落到前两年的1/3,虽然旅行社在设备、能耗方面的支出有限;但即使采取轮休等手段,数百员工的人力成本压力依然如同横亘在这些旅行社面前的大山。

更有旅行社人士分析认为,一些旅行社盲目进军自己并不擅长的业务领域,“别说实现盈利,能否收回成本都是未知数”。记者发现,在进军零售市场之后,这些靠特定目的地出境游市场批发起家的民营旅行社有不少已经进军国内游市场,甚至是在线旅游市场。

有专家认为,专业批发商介入零售对于旅行社自身发展和丰富旅游市场构成确有帮助,但旅行社企业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旅游产品的可复制性极强,旅行社之间的竞争虽然可以局部摆脱价格竞争,但依然停留在浅层次阶段,缺乏真正的品牌竞争。

泡沫涌现

比旅行社行业的盲目扩张还要严重的是酒店行业。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会长张润钢日前在“中国酒店投资峰会2009”上直言,“中国酒店业,特别是高端酒店业,由于前几年盲目扩张产生了很大的泡沫,要消化这些需要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戴斌在《2009年度第一季度旅游经济运行报告》发布会上也发出警示:“中国酒店高端市场供给量增幅远远高于高端旅游需求的增幅。”

从北京当前酒店市场的存量结构来看,有关酒店行业投资泡沫并非无稽之谈。记者从北京市旅游局官方网站查询到的北京市挂牌五星级酒店数量已经达到52家,再加上未挂牌的以五星级标准兴建的酒店,北京五星级酒店数量已达到近百家;而截至2005年12月,这个数字仅为34。不到4年时间,北京五星级酒店数量增长了将近3倍。

一家四星级酒店总经理向记者直言,酒店行业目前其实面临着3重危机:金融风暴、流感疫情,以及盲目建设带来的泡沫。

中国旅游研究院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一季度,全国星级酒店的平均出租率仅为62.5%,同比下降约5%。其中,上海上半年部分五星级酒店的入住率还不到10%;北京50多家五星级酒店,真正盈利的也不过五六家。 北京某酒店总经理则用了一个比喻,“吃饭时上菜的速度如果跟不上筷子增加的速度,桌上的菜很快就没有了”。

“酒店行业比较特别,除非关闭整个楼层,否则巨大的电力、人工维护成本必须开支;这也就意味着,不管以什么价格销售出去,只要有收入,都能冲抵一部分成本。”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这在客观上迫使价格战的出现。记者昨日通过携程旅行网查询发现,北京部分五星级酒店标准间一个间夜的售价已经跌至500元以下,基本上进入到四星级酒店的标准价位段。另据酒店人士透露,某些五星级酒店的会议客房价格已有很长时间维持在300元左右。

有酒店人士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和流感疫情反而掩盖了部分泡沫,“业主方或投资方会认为是大环境不好,而不是投资失误;一旦环境明朗,泡沫将破灭得更多更快”。

【记者观察】

削弱“脆弱”

“我们旅游行业是‘脆弱’的。”当前,这句话几乎成为每个旅游企业领导者的口头禅;当然,也可以视为他们推卸责任的“挡箭牌”。

“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构成了旅游行业,其特性决定了它的敏感性,国际局势、外交政策、自然灾害、经济环境甚至突发事件确实都会先于大多数产业而给旅游行业造成第一影响。

不过,一味地以“脆弱”论作为借口,而不去思考如何让自己不脆弱,那就是真正的弱者。

中国旅行社行业是不是弱者,从这么多年以来,社会公众对它的评价就略知一二,散乱差、黑导游、黑导购……这些词,往往与旅行社联系在一起。一家旅行社的总经理曾这样说过,“为游客负责给游客推荐一份出游意外险,游客都以为旅行社在中间有抽成”。他的本意是想指出游客的“矫情”,但旅行社行业的美誉度、认可度是怎样的脆弱,可见一斑。

整个行业甚至都得不到消费者的信赖,又怎能不脆弱?

中国酒店行业是不是弱者,从城市核心区域矗立的鳞次栉比的外资酒店大招牌就略知一二。作为最早实现对外开放的行业之一,迄今为止,却没有通过这些外资品牌学到酒店运营精髓,建立起哪怕一家享有国际声誉的酒店品牌,中国酒店市场的话语权完全旁落。这样的行业,怎能不脆弱?

品牌的缺失、服务的短板、运营管理的纰漏,让自己本身就是个弱者;弱不禁风,怎能经历风雨?

------分隔线----------------------------